遇见非遗·古城棕编

中国文化网-网络文化工作网 rwddl8 2023-04-11 09:26:07
浏览

遇见非遗·古城棕编

在古城民俗志上有这样的记载:“古城自宋代以来,即是成都平原有名的草编、棕编、竹编的三编之乡……”。

郫都区传统手工技艺“古城三编”是省市级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。包括竹编、棕编、草编手工艺品。前期郫妹er给大家介绍了古城鸟笼。

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——古城棕编。

2008年,古城棕编被列入成都市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。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接纳。如今,走进郫都区古城,各式各样的棕编制品映入眼帘,精致美观、实用性强,受到消费者喜爱。

古城棕编的历史渊源

相传宋仁宗宝元年间(1035年),马街上场有一周姓姑娘,从小就好编织,喜女红,是远近闻名的巧手姑娘。

在十六岁那年,她无意将老屋背后的棕叶采下,并抽丝编织了一些活灵活现的小动物,很受小朋友的喜爱。于是附近的小姑娘们都向她讨教,纷纷仿效,古城棕编工艺自此产生。  

  

一年后,周姑娘嫁到邻县,又把古城棕编技艺带出了古城。从此以郫都古城为中心的棕编工艺便在郫县(今郫都区)、崇宁县(后划归郫都)、灌县(现都江堰市)、彭县(现彭州市)、新繁(后划归新都区)、新都县(今新都区)等地广泛流传开来。

后经南宋、元代,已经发展成一种规模的棕编艺术,有了严格的操作程序和考究的工艺,有了棕帽、棕鞋、果盒等棕编品种。古城棕编工艺发展到明朝,有了更大的发展,当时马街及周围乡镇家家设作坊,人人习棕编,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棕编之乡。

明以后直到民国初年,近三百年间,古城棕编传统手工技艺更是日臻成熟,并逐步向周边地区发展,影响着成都乃至川西坝子的民间编织工艺的发展。

 

古城棕编的选材制作

古城棕编是以棕叶为主要原料,选材较精,生产季节性强,棕丝要求白嫩柔软,精美适用,色彩明快,能负重,不吸潮为上。经过采叶、抽丝、熏蒸、凉露、上色等环节,最后编织而成的一种民间工艺。其产品有鞋、帽、提包、果盒、玩具、垫、扇、盘、篮等大类几十个品种。

古城棕编技法多种多样,有单胡椒眼、双胡椒眼、鸦雀嘴、水波纹、人字型、多色棕丝混编法,有穿、插、扣、拉、结等技法。装饰图案有:灯灯花及各式提花、挑花等。编织匀称,正反互相衬托,十分美观。

古城棕编的纹饰技艺包括自然纹饰技艺、图案装饰纹饰技艺、挑绣纹饰法。其编制品的装饰,因物而异。

古城棕编的传承发展

提包多用胡椒眼技法,即将等距排列的经线相交叉成为菱形,再用2根纬线穿于菱形四角。鞋、扇类制品多采用密编法,部分镂空处也可用双胡椒眼技法。帽、席等多用人字纹、水波纹。用木、纸、泥模型编制的包等产品,其上织花鸟兽等饰图。用白净的素色棕丝编制的器物像绸绢般华美。有的用彩色棕丝以挑花、提花、织花等技法织成彩色装饰图案。

2008年,为了使棕编更好地传承下去,成都市把古城棕编列为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,李天清被评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“古城棕编”传承人。

李天清11岁就开始跟着祖母学习棕编的编制方法,到今年从事这门手艺已经50年了,出自她手的棕编制品种类繁多,从棕鞋、棕帽、书包到提篮、花瓶、玩具,个个美观实用,广受青睐。

对于妻子的事业,李天清的老公高英茂非常支持,从1991年起,夫妇俩就开始一起经营棕编生意。那时候,每逢赶集,他们都会到场镇上收购农妇们编织的棕编制品,再转卖销售。

在这个过程中,李天清还倾囊相授,把自己掌握的技术教给当地群众,带动他们制作出优质的棕编制品。一边传授技术,一边收购买卖,夫妻俩就这样,把棕编事业越做越大。